風箏衝浪裝備採購建議

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

 

新手經常會有些對風箏衝浪裝備選購上的疑惑。也經常透過不同管道得知許多有關風箏裝備上的資訊或建議。

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選購裝備上的建議。

風箏裝備基本上有三個主要裝備:風箏,風箏浪板與掛勾衣。

在決定要選購之前,首先先問自己以下問題。

1.我一年有多少時間可以玩?

  正常上班族的話,週休二日一年五十二週有104天可玩,但是扣除到陪家人女友的時間以及沒風摃龜的時間。一年如果能玩上個30~40次就算不錯了。當然是你能夠隨時到有風的地方玩。

2.我本身的體重多重?

 體 重直接影響到的是你風箏的選擇,體重也重,風箏跟板子的size就相對比較大。當然弱風域會比強風域差異會更大。比方說在10~15 knots(四級)風的狀況下,˙75KG以下的玩家大概用12M就可以玩,75KG以上玩家就需要14M才可以航行。但在21~26 KNOTS(六級)風,75KG以下玩家用7M左右可玩,75以上玩家同樣也是用7M左右也一樣可以玩。

  所以一般而言,風箏只要兩件即可包含九成以上的風況。

3.我未來主要想玩的地方與風況浪況。

風況來說以宜蘭南方澳來說,只要12M&7M/8M就可包含八成以上風況。一年可玩天數大約100天左右。觀音的話,12M/10M,7M兩件就可包含九成以上風況,一年可玩天數大約200天以上。

浪況來說,跟板子選擇影響比較大,這在後面會提及。


4.玩法(進階)

這主要肇因於最近新人上手速度太快,以致許多原本初學用的風箏很快的就不符新人所需,進而導致對該風箏產生不滿。所以如果能趁早確定自己練習的目標與未來玩法,可以在初學時就直接購買合適風箏,在適當的教練教導下,比較不會有走冤枉路的感覺。


基本上風箏衝浪有幾種主要玩法會影響到風箏與板子的選擇。

freeride:最基礎的玩法,基本上就是來去自如,能夠輕鬆頂風。

surf:浪區,以玩浪 bottom turn & cut back動作為主。與衝浪動作最為接近。

freestyle:自由花式,高空進行轉體,抓板等動作。偏重向上飛後展現動作。

wakestyle:滑水花式,低空進行轉體,騰空等動作。偏重離水後向前展現動作。與滑水運動相似。


裝備介紹:

1.風箏:風箏可說是汽車的引擎,正如汽車引擎有重視扭力輸出、馬力大小。風箏也有不同的特性,有偏重浪區的,也有偏重花式的。

風箏最基本差異是size;size越大力量越大但反應速度慢。size越小力量越小但反應速度快。

如果以同樣一個size來看,會有以下幾個特性差異:反應速度,上拉力強弱,重起飛難度,穩定性,抗陣風能力,可玩風域範圍,手把手感輕重。就以上這些特性中取得不同的平衡會造就不同取向的風箏形式。

如浪區風箏:偏重在橫向拉力與風箏飛行速度,抗陣風能力等特性上。花式風箏:偏重在上拉力,手感核反應速度上。

  當然你如果不那麼care以上特性,一件合適size的風箏就能應付大多數的狀況了。

2.板子:板子分成兩大類:雙向板(twin tips)跟單向板(directional)

雙向板:玩風箏必備,初學最容易上手的板子。也是風箏衝浪最主流的形式。

單向板:跟衝浪板差不多,在於多了腳套,適合浪區玩法或弱風域航行。

因單向板國內玩家不多,且玩單向板需風箏衝浪玩到一定水準,故在此不多加贅述。

雙向板需要關注幾個重點:板長,板寬,outline,rail,跟rocker。

板長一般範圍有130~140,寬度從38~45左右。板長越小越窄則浮力越小,反之亦然。

體重越重選擇越大板,體重越小選擇越小板。當然還是要跟風箏搭配。一般而言75KG以下大板約135x41/42,小板約130x39/40,75KG以上大板138以上X42以上,小板在133~135X40~42左右皆可。

至於OUTLINE,RAIL,跟ROCKER則跟板子特性有關。

以同樣SIZE來看,板子特性注重在頂風能力,抗陣風能力,POP打水飄能力,穩定性,轉向能力。

OUTLINE越直則頂風越好,穩定性越佳,但OUTLINE弧線較大有助於轉向與靈活性。RAIL則分為SOFT RAIL & HARD RAIL,亦跟玩法差異有關,ROCKER弧度也有利於在平水或CHOP的適應性。

所以板子亦要搭配合適風箏與玩法方能達到最大效果。板子在所有風箏衝浪裝備上基本上是最值得的投資,因為他不易損壞,也不易過時,玩了三五年性能依然不變。所以買一塊優質的箏板能夠更容易上手並享受其中的樂趣。


3.掛勾衣:掛勾衣分兩種,腰式與座式

腰式:適合花式或要靈活操作風箏的玩家,重點在於選購掛勾上有護墊的掛勾衣,因風箏特有的上拉力會江掛勾不斷的往上拉並摩擦胸骨,一天下來上腹部會非常酸痛可能要休息兩三天。此類型掛勾衣常會與風浪板腰式掛勾衣搞混。

座式:適合初學或競速玩家,基本上坐式是綁在腰與兩腿之間,所以不會有上拉的問題。

 
 

下一頁 >

< 上一頁